top of page

岁月遗照我的城(3)



昆明经历了“重九起义”血与火的洗礼, 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同时,辛亥革命 的成果让云南得到了共和的实惠。当时的 地方政治稳定,官场气象一新,经济上, 滇越铁路不仅引来了洋货和投资,也引来 了共和民主的思潮。那时的云南省府官员 多为那些继承了辛亥革命成果的同盟会员 或者革命人士,其中一部分是从日本军官 学校毕业的留学生,他们思想开明,同时, 建于 1909 年的云南陆军讲武堂为护国运动 培养了一批具有革命思想、军事素质过硬的 军人,他们也受过民主革命和民主思潮的影 响。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之后还想推行帝制, 这在当时的昆明是绝对行不通的。1915 年 12 月 19 日,蔡锷再次回到昆明与唐继尧等 反袁人马齐聚昆明。12 月 25 日,这座西南的古城昆明以“一隅而天下先”的气概,首 举反袁护国的旗帜,宣告云南独立,明确 提出“与全国人民竭力拥护共和国体”。1916 年 1 月,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护国三 杰”为首的讨袁护国军誓师北上,举起了武 装讨袁的义旗。云南首倡护国,反对帝制, 在中国走向共和民主的道路上,洒下荣耀 灿烂的光芒。


老昆明近日楼北面贯通南北的那条直线街 道,以前叫南正街,是一条老昆明城中历史 悠久的主要大街,北起马市口,南至这条中 轴线上的南大门 -- 近日楼。为了纪念护国 运动,南正街改叫正义路。近日楼上也修葺 一新。当时的昆明市政府在近日楼内还设了 " 护国纪念馆 "。在现在的护国路旁边是护 国广场,广场上有一个护国纪念碑,碑上是 护国纪念标,他们和对面新建的护国大厦以 及重新出土修复的护国桥构成了一道“护国 运动纪念群”的地标景观。他们坐落在今天 昆明市中心,在这个西南的边睡之城,愿护 国运动的精神也一如这地标一样,一直闪烁 着民主爱国的光辉,不断地向后人们昭示当

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曾经常听长辈们说唐继尧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政治家,没有唐继尧,就不会有云南的护 国首义。我不知道这样的对唐继尧的定义是 否恰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十六岁就中 了秀才的唐继尧,除有护国等功绩外,还兴 办实业,创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云 南航校,组织编纂《云南从书》,兴水利、 设。

有可以薪火相传的人文底蕴。在今天这样一个 多元发展的时代,其实,昆明需要我们去重 新发现并以其丰韵的历史人文和优越的自然 条件重塑这个城市本应存留的城市精神。一 如百年之前,在护国反帝的运动中,敢为人资 其中唐继尧资助 50 万元。在 1923 年 4 月20 日东陆大学举行的隆重的开学典礼与会 泽院奠基仪式上,唐继尧提出了“自尊、致知、 正义、力行”之八字校训,为东陆大学今后 的教育与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今,云大 已经发展成一个享有国际名声的知名大学, 4 月 20 日作为云大校庆日一直沿用至今。

为纪念唐继尧在辛亥、护国、护法诸役 中所建功勋,当时的政府岀资为其在昆明园 通山修建了豪华宏伟壮观的“唐坟”,陈荣昌、 袁嘉谷、布青阳等书家亲自为其书写墓碑、 墓表。文革中,“唐坟”屡屡遭劫,幸运的是 唐坟主体建筑还是得以保存,直到 80 年代 得到修缮。今天“唐坟”静卧在昆明圆通山公 园内,任凭人们前来祭扫、凭悼,评述他一 生之功过是非。

朱德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 1909 年朱德从四川到昆明报考云南陆军讲 武堂,开启了革命征程,参加护国战争、护 法战争和滇南剿匪,并成为“护国名将”。朱 德第三次来到昆明是在 1921 年初,当时驻 川滇军受到四川军阀围攻,损兵折将,而云 南督军唐继尧却不准驻川滇军撤回云南。于 是,驻川滇军将领顾品珍干脆联合省内反对 唐继尧的势力,起兵 " 倒唐 ",带兵回到云南, 赶走了唐继尧。

朱德也参加了 " 倒唐 " 的军事行动。1922 年 3 月,唐继尧率部反攻昆明,顾品珍战死(其墓地在今天昆明黑龙潭公园内),唐 继尧重新掌握云南大权。紧接着,唐继尧对 朱德等人发出通缉令。朱德告别了妻儿和当 时他们在昆明的家 --“洁园”,遂离开昆明, 离开了他的 " 第二故乡 "。不久,他动身前 往德国。离开云南,可以说是朱德人生道路 的转折点。

在德国,朱德加人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 上了一条全新的旅程。现在位于昆明五华 区五华山北水晶宫红花巷 4 号和小梅园巷 3 号曾经是朱德在昆明的居所。小梅园 3 号的 主体建筑由三幢式样相同但坐向不同的两层 砖木结构楼房组成,楼上楼下有走廊连接贯 通,浑然一体但错落有致。朱德把这所住宅 命名为 " 洁园 "。在那个穷兵黩武的动乱年代里,“洁园”不失为一方宁静的小天地。 《无问西东》取名自清华大学校歌“立德 立言,无问西东”。电影中,在清华大学的 校园里,吴岭澜在经历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的挣扎之后得到顿悟,放弃自己擅长的理科, 毅然选择转入在当时世人眼中不被看好的文 科,只问自由!而这一决定影响了多年之后 的沈光耀。在西南联大的课堂上,吴岭澜用 泰戈尔的诗句告诉他的学生:无论何时,不 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不要放弃对自己的真 实。面对日军轰炸后的满目疮痍,他从吴岭 澜的课堂上领悟到“要永远真诚地面对自己 的内心”,而毅然背叛永不从军的家训,成 了抗日战场上一名善良勇敢的空军。

2 views
  • Facebook Social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