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打擊跨國犯罪,不能沒有台灣


台灣,東亞及東南亞地緣政治的樞紐


聯合國毒品暨犯罪辦公室(UNODC)2018年「世界毒品報告」(World Drug Report 2018 )指出北美與東亞、東南亞地區是全球安非他命的主要生產製造與消費地區。


2019年7月18日聯合國毒品暨犯罪辦公室公佈2019年「東南亞跨國組織犯罪:演變、成長和影響」報告(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 in Southeast Asia: Evolution, Growth and Impact )指出,以澳門、香港、中國大陸和泰國為據點的大型犯罪組織和金主,與來自台灣的犯罪網絡以及製毒師合作,成為東南亞製造和販運甲基安非他命及其他毒品的主力。


並有證據顯示,部分從台灣出口的乙酸酐在阿富汗被發現用來製作海洛因,顯示台灣的毒品組織在東南亞日漸成長的影響力。


台灣,國際情資傳遞的漏洞


國際毒品販運集團串聯與合作,由境外操控毒品販運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且毒品販運多具有跨域性與組織性,主權國轄域內的偵查作為,難以完全掌控包含制、運、售與金流等犯罪網絡;惟台灣因政治因素無法參與聯合國毒品暨犯罪辦公室與國際刑警組織舉行之相關會議,尤其因之無法獲取國際刑警組織「I-24/7全球警察通訊系統」及其「遭竊及遺失旅行證件(SLTD)數據庫」所實時分享的重要犯罪情資,更無法參加相關活動與教育訓練,恐將成為全球反毒、治安及反恐聯防網絡的重大漏洞。


台灣,打擊國際犯罪的鬥士


縱然在此等艱鉅條件下,台灣警察對於打擊國際犯罪仍不遺餘力,成功破獲多起跨國犯罪,如2018年與泰國警方大規模掃蕩跨國經濟犯罪,順利追回1億2千萬泰銖;同年聯合台菲,進行跨國合作,成功緝獲菲國市議員販毒潛逃台灣案;2017年10月台灣發生之遠東銀行SWIFT CODE金融系統遭駭案件,成功截獲超過6千萬美元贓款;2016年偵破羅馬尼亞籍跨境偽卡盜刷集團等,豐碩成果。然而,台灣雖積極透過雙邊管道,盼取得最新犯罪信息,惟仍有諸多國家礙於政治考慮而不願配合。例如,我警政單位在2017年曾向相關各國提出130次信息分享及協助調查之請求,僅獲得46次響應。因此,唯有參與INTERPOL

灣才能超越政治阻撓,實時完整取得罪犯信息,妥善維護國境安全及社會治安,並與全球警察機關更緊密合作打擊跨國犯罪。


台灣,有意願也有能力為國際社會做出更多貢獻


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公佈2018 年全球競爭力報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8),在140 個國家中,地處連接東北亞與東南亞之要衝的台灣排名全球第13,且被評為「超級創新國(super innovators)」 ,警察服務可靠程度(reliability of police services)指標名列全球第31名。據富比世(Forbes)網站報導,台灣獲選為2016年全球外派人員心中最適宜居住地的第一名;澳洲經濟與和平研究所發布的《2018全球和平指數》研究報告中,台灣的安全程度在全球163國中更排名第34 。


國際犯罪如毒品販運等,經常牽涉許多國家與地區,並因此形成許多偵查斷點。犯罪手法不斷演化、推陳出新,面對所查獲的新形態犯罪手法,查緝經驗將是極為可貴。復以當前電信網絡詐欺犯罪已跨越國界藩籬,成為具組織性、分工架構完整之跨國犯罪集團。


渠等流竄各國設立非法電信平台(機房),透過網絡、通信傳輸技術層層轉接方式進行詐騙,增加追緝困難。因此,要能突破前揭困境並分享經驗,端有賴國際合作共同溯源追查、阻斷洗錢管道與查扣不法所得,澈底瓦解國際、毒品、詐騙犯罪組織。


維護全球治安需求及社會正義應凌駕於地域、種族、政治的藩籬之上,請支持我們以觀察員身分出席年度國際刑警組織大會,並讓台灣參與聯合國毒品暨犯罪辦公室與國際刑警組織各項會議、機制及訓練活動,亦請在各種國際場合替我們發聲,支持台灣務實、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


108年9月 日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局長 黃明昭




0 views
  • Facebook Social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