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狄更斯逝世 150 周年:失而复得的狄更斯肖像

文艺报 | 沈大力 巴黎第九區的夏普塔爾街位於大都會的鬧 市,在蒙馬特爾高地下,離燈紅酒綠的皮卡 爾廣場去無多路,是作家和藝術家的“採地”。 當年,喬治·桑曾在此棲身,跟肖邦同居該處。 街對面是一座三層樓閣,小院裡種著風鈴草、 丁香和玫瑰,綠樹蔭庇著荷蘭裔法國藝術家 舍費爾兄弟阿里和亨利經營的畫廊,現闢為 “浪漫生活博物館”。彼時,兩兄弟每週五晚 在這個第二帝國的“新雅典”舉辦夜會,邀請 安格爾、德拉克瓦、李斯特、羅西尼、拉馬丁, 以及近鄰喬治·桑和肖邦等名流蒞臨。客人 中還常有來自英倫三島的狄更斯和蘇格蘭女 畫家瑪格麗特·吉里斯露面。坊間流傳著瑪 格麗特·吉里斯曾為狄更斯繪肖像的軼聞。

瑪格麗特·吉里斯(Margaret Gillies) 1830 年生於倫敦,幼年喪母,和姐姐瑪麗 一同被叔父家收養,送往愛丁堡過活。不久, 她去到畫家弗雷德里克·科魯柯瑞克畫坊, 跟比自己大 15 歲的索斯烏德·史密斯醫生同 居。她希冀在美術上能有所發展,於 50 年 代初闖蕩到巴黎,幸遇活躍在巴黎畫壇上的 捨費爾兄弟,進入“新雅典”文藝俱樂部。由 此,她在那裡同旅居巴黎的英國作家狄更斯 有了一段來往。

狄更斯致力於捍衛窮苦人的權利,與 曾在倫敦“貧困法律委員會”(poor Law commission)工作的索斯烏德·史密斯志同 道合,進而結識了他的女友瑪格麗特·吉里斯。 1843 年秋天,瑪格麗特的姐姐瑪麗參與撰 寫旨在改善窮苦人境況的題為《時代的新精 神》一書(A New Spirit of the Age),需 要一幅為窮人吶喊者的肖像,恰巧選中了年 輕的狄更斯當模特。這樣,正當年的狄更斯 就進入了女畫家的眼簾。當時,狄更斯陷入 文學創作低谷。 1836-1837 年他在月刊上 成功連載了《匹克威克外傳》,但是剛發表 的長篇小說《切茲爾維特》卻受冷落,沒有 能引起預期的反響。出版商開始對他失去興 趣,在狄更斯答應自己承擔大部分費用的苛 刻條件下,才勉強印行了他寫的 5 篇《聖誕故事》。

最令作者失望的是,他 1840 年去美國遊 歷,在紐約沒有看到自由女神像下的民主和 正義,反而目睹里士滿對下層人的奴役。他 所尊崇的歷史學家卡萊爾曾說“金錢王國是 民眾貧困的根源”,狄更斯在哈得遜港的淚 島和波士頓感同身受。 《霧都孤兒》的作 者在《旅美札記》裡寫下了自己在“新世界” 的所見所聞,坦言這一切讓他 “滿腔忿懣”, “心中淌血”。這般直言不諱的表述,自然不 討一些維護既立秩序的讀者歡心,致使不識 時務、逆潮流的這位作家在霧都陷於孤立境 地。可想而知,當狄更斯應邀坐在瑪格麗特 對面讓伊畫像時,神情是不無憂慮的。更何 況,他手頭拮据,還受著養家糊口的沉重壓 力。這一切在女畫家完成的青年狄更斯肖像 上表露得都十分明顯,非常真切。那是“孤 星血淚”對“遠大前程”的一種精神迷惘。翌年, 狄更斯 31 歲的這幅肖像畫在倫敦皇家藝術 學院亮相。

著名女詩人伊麗莎白·巴雷特 - 布朗寧看 了以後,深受觸動,抒發感想道:“他雖然 有鷹一般的眼神,但身上佈滿著人類的塵土”, 這無疑是一位知音發出的心聲。那屆展覽會 總共推出近 1500 幅作品,瑪格麗特·吉里 斯有 4 幅作品參展。可是,在維多利亞時 代以男性為中心的英倫畫壇上,一個像瑪格 麗特·吉里斯這類連皇家美術學院會員都不 是的普通繪畫者,根本沒有任何地位,其處 女作淹沒在眾人對透納水彩風景畫的一片喝 彩聲浪裡,也不足為怪。

事實上,瑪格麗特·吉里斯為狄更斯繪的 這幅肖像逼真而且生動。按伊麗莎白·巴雷 特 - 布朗寧的直覺來看,女畫家跟男模特 之間似乎有一種相通的緣分,二人彼此產生 共鳴。瑪格麗特·吉里斯是一位在 19 世紀為 女性權利奮爭的先驅,深切同情窮苦婦女兒 童的悲慘命運。她曾親自爬進令人窒息的採 礦隧道,體驗婦女和兒童在礦山受奴役,被 迫在炎熱的地底下裸體忍受酷暑煎熬的悲慘 命運,將其表現在自己的畫作上。而狄更斯 在小說裡對奧利弗·退斯特厄運的真實描寫, 則與作者本人艱苦童年的經歷密不可分。瑪 格麗特所繪的這幅狄更斯肖像的可貴之處, 在於它是作家文學生涯起始的生動寫照,散 發出一種不同凡響的氣息。可惜,畫家本人 未能保存住這幅作品。一般人只能從一件該 畫的雕刻作品得知原作的存在。女畫家逝世 前不久,作家弗雷德里克 - 喬治·基頓曾經 為寫狄更斯的傳記走訪過她,打聽那幅肖像 的下落。她回答說連自己也找不到了,讓人 如墜五里霧谷。許多年過去了,正當人們因 無從著手想放棄尋找時,神秘失踪的肖像突 然在 21 世紀出現在遠離歐洲的南非。

瑪格麗特·吉里斯跟 1861 年死去的索斯烏 德·史密斯醫生有過一個養女,喚作格特魯 德·希爾。她嫁給了哲學家,《哥德生平》 的作者喬治 - 亨利·劉易斯的長子查爾斯, 兩家成了姻親,加上劉易斯的婚外戀情人瑪 麗安·艾凡斯,即筆名為“喬治·艾略特”的著 名小說家,雙方過從甚密。喬治 - 亨利的 弟弟赫伯特後來移民到南非的納塔爾。據說, 正是這個赫伯特把格特魯德養母瑪格麗特·吉 里斯早年畫的狄更斯肖像繞道好望角,帶到 了遙遠的異邦。

將近一個半世紀後,狄更斯的肖像最終在 南非納塔爾出現。2018 年,倫敦的菲利普·莫 爾畫廊(Philip Mold Gallery)得到了從南 非方面傳來的訊息。這幅久被遺忘的珍貴作 品在一個“垃圾箱”裡被發現,某文物收藏者 2017 年在房屋清倉拍賣會上付了 27 英磅將 之買下。據說,該畫像被人找到時,因遭多 年塵封,滿是污垢,已經看不清畫上人物的 面目輪廓了。“珠還合浦”,現今,瑪格麗特·吉 里斯早年為狄更斯繪的這幅肖像已經運回倫 敦,由狄更斯博物館收藏,開始向公眾展出, 供參觀者一睹天才作家年輕時的面容,與人 們習慣見到的大鬍子狄更斯面貌判若兩人。

長期以來,與狄更斯青年面貌肖像久久被 世人遺忘一樣,繪畫人瑪格麗特·吉里斯也 自然在忘川流逝,一向無人問津。直至珍貴 肖像失而復得,人們才開始提到她。瑪格麗 特是一位極具個性的女子,為堅持女性的獨 立與自由,她沒有跟自己愛上的索斯烏德·史 密斯舉行婚禮。 1861 年史密斯在意大利去 世後,她同姐姐瑪麗在倫敦相依為命,過著 平淡無奇的日子,直到 1887 年謝世,享年84 歲。一些亡者追憶錄對她的生平所述寥 寥無幾,但稱她是一個“藝術界的高尚女性”, “為後來的女史們開闢了道路”。

據安娜·蓬斯在評論巴黎腓比斯書局出版 狄更斯《旅美札記》法譯本時說,狄更斯在 美國遊歷時看見紐約等城市裡的蒂凡尼燈具 店櫥窗擺著他的雕塑胸像複製品出售,心裡 很不是滋味。他厭惡在“一個金錢統治,窮 人貧困的國度”裡,將他的形象當作商品販賣, 覺得這與自己的文學意向全然悖謬。 2012 年,歐洲紀念狄更斯誕辰 200 週年,稱譽 他為“世界最著名的作家”。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他確是英國維多利亞文壇“無法模仿的天才”。 狄更斯筆下的倫敦生活場景令人啼笑,在困 境中存有期望。小說中 2000 多個人物描繪 得栩栩如生,形象刻畫入木三分。或許正因 為此,他跟維克多·雨果一樣,成為了作品 插圖最多、最精彩、最大眾化的世界文苑巨 擘,截至 1853 年,僅各類小說人物肖像就 超過 800 種。

為狄更斯小說畫插圖的畫家構成了一個 天才星座,其中有羅伯特·塞穆(Robert Seymour, 1798-1836), 他 於 1836 年 為 最早連載的《匹克威克外傳》插圖,給作品 增色不少,可惜患抑鬱症自盡。另一位是羅 伯 特 - 威 廉· 巴 斯(Robert William Buss, 1804-1875)。他接替塞穆,繼續為《匹克 威克外傳》畫插圖,因出版商不欣賞他的畫 風而被解僱。巴斯對狄更斯十分欽佩,畫了 一幅《狄更斯之夢》,讓作家小說裡的人物 環繞在他周圍,一度產生很大影響。巴斯被 迫離開後,狄更斯另選了哈博洛特·科奈特 - 布 朗 納(Hablot Knight Browne, 1815- 1882)擔任其小說的主要插圖者。 20 年間, 後者為狄更斯的 10 部作品插畫,自己化名“費 茲(”Phiz),以與小說作者的筆名“波茲(”Boz) 相呼應。尚有喬治·柯魯克瑞克、喬治·卡特 莫爾、塞繆爾·威廉斯、約翰·李奇和盧克·費 爾德等多位有名望的專業畫家,分別為《霧 都孤兒》 《聖誕頌歌》等小說故事作畫。 一幅幅圖像繪影繪色,充分體現狄更斯作品 的特質,吸引了大批普通民眾讀者,使之聲 振四海。

值此狄更斯逝世 150 週年,聯繫到瑪格 麗特·吉里斯早年為他所繪的肖像復得,人 們不免會感悟到,那幅畫像是對作者未來文 學創作的預兆。而狄更斯一生辛勤筆耕寫下 的一本本社會小說,於“現實厄運與幸運矛 盾中產生夢想”,正是他秉性和氣質形象的 映現。諺曰:“文如其人。”竊謂,這個常理 恰在狄翁身上得到了貼切的印證。

2 views
  • Facebook Social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