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高層與專家示警,美國對華為祭出更多限制措施,可能切斷華為採購現成晶片的管道,並再度打亂全球科技業供應鏈的腳步。
川普政府17日宣布,將對華為實施更多限制措施,禁止供應商在未取得特別許可的情形下,將採用美國技術製造的晶片,賣給華為,堵住5月制裁措施的潛在漏洞,這些漏洞讓華為可經由第三方取得相關技術。
美中關係正處於數十年來最糟糕的局面,這些新限制措施更凸顯美中嫌隙。目前美國正向各國施壓,以將華為排除在市場之外,並指控該業者會將資料提供給中國政府,作為監視之用,但華為否認為北京從事間諜活動。
諮詢機構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表示,這將產生巨大影響,將使華為放棄從外部採購晶片的計畫。
華為曾表示,9月起將無法生產旗下旗艦麒麟晶片,原因是美國對華為供應商的施壓,導致旗下海思半導體無法繼續生產這款關鍵手機晶片。
專家表示,這一禁令對各地晶片供應商來說,也可能是一大打擊,因為這些供應商大多使用美國Cadence design Systems、Synopsys的設計軟體,以及應用材料等業者的晶片刻蝕工具。
消息人士透露,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記憶體晶片製造商,日本影像感測器製造商Sony,以及台灣晶片製造商聯發科,可能都會受影響;企業高層對這些限制感到憂心,正在檢視這些限制,以確定是否受影響。
目前外界仍不清楚多少主要供應商有許可證,還是需要新許可證來遵守這些規定,或美方是否會核發這些許可證。
Sony發言人不願置評,但提及該公司本月初的發言,即Sony將削減為期三年的感測器投資計畫,以因應不斷變化的智慧手機市場。
這項禁令也可能波及高通(Qualcomm)、英特爾等美國公司,以及亞洲、歐洲一些較小的晶片製造商。摩根大通分析師表示,華府此舉對歐洲晶片製造商不利,意法半導體(STMicro)、艾邁斯半導體(AMS)、戴樂格半導體(Dialog)等業者面臨的風險,是北京可能對這些業者的大客戶蘋果採取報復行動。
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oasia)表示,華府如何實施最新限制措施,以及商務部在交易知情方面打算推進到何種程度,這些問題仍有疑問;半導體供應商可能被要求了解旗下產品的最終去向,這樣就不會參與任何可能由華為關係企業作為採購者、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或終端使用者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