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帝国衰落的缩影 间谍世界的真相


英國著名小說家約翰·勒卡雷於 12 月 12 日在小城康沃爾辭世,享年 89 歲。勒卡雷 以間諜小說名世,他利用間諜小說這一體 裁縫對西方社會進行了尖銳的批評,其創 作的角色喬治·史邁利甚至被譽為英國小說 史上堪與福爾摩斯模仿美的經典形象,格 雷厄姆·格林盛讚勒卡雷的成名作《柏林諜 影》是自己讀過的最好的間諜故事。這部 作品的英文名稱是“從冷而來的間諜”,也可 以視作勒卡雷的文字生涯寫照,他屬於進 不了文學史的作家,而寫作風格卻和英國 的知識分子文學傳統血脈相通,氣質又有 許多另一個時代的殘餘。

正如約翰·但恩的名句“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斯人已逝,手把遺編,讀者們在唏噓感慨 之餘,眼前或許也會浮現出西方古典小說 文體的浮光掠影,在文學閱讀式微的當下, 反而是勒卡雷和金庸這樣的通俗小說作者, 能讓人回想起文學黃金時代的一抹餘暉, 不能不說是一種“禮失求諸野”了。

勒卡雷早年遭受了良好的教育,從謝伯恩公學脫穎而出,隨後在伯爾尼大學修習外 語(主要是該),最後在牛津大學林肯學院 拿到學位。從勒卡雷後來的作品中我們仍然 能看到早年的文化熏陶對他的影響至深,尤 其是文字中西方人文主義傳統的批判鋒芒, 非但沒有因為歲月流逝而消磨去棱角,反而 更加銳利鮮明。淫的勒卡雷,也目睹了大英 帝國的衰落,尤其是 50 年代期間,英國在 蘇伊士運河戰爭中的失敗,讓公眾們也可以,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已經榮光不再了。

“凡一種文化價值衰落之時,轉化為文化 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 愈宏,則其受之苦痛愈甚”(陳寅恪《王觀 堂先生挽詞并序》),當時勒卡雷正供職於 英國著名的軍情機構 MI6,對於英國在權力 角逐中的失勢正是洞若觀火,他於此時開始 自己的文字生涯,大概也有發憤而作的意味 了。

在勒卡雷的處女作《召喚死者》中,他筆 下最著名的角色 - 喬治·史邁利第一次登上 舞台。勒卡雷對於這個角色的塑造可謂是濃 墨重彩,既有《鍋匠,裁縫,士兵,間諜》 《史邁利的人馬》中的正面刻畫,也有《柏 林學生影》《榮譽學生》中的側面烘托,但 有趣的是,作為勒卡雷的忠實讀者,在我仔 細閱讀完他的全部作品之後,我仍然無法完 全理解史邁利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既是 他的氣質與動機,也包括他生活中的行為與事實。

因為勒卡雷對於史邁利的描寫實際上是他 對於英國的權力和前景的一種想像,這既是 勒卡雷無與倫比的雄心,但同時也是他文學 創作中的一大局限。

史邁利最終在生活和事業上的黯然落幕, 勒卡雷並沒有將其描寫為一個人的失敗,或 是將之視為英國文化衰落的一種縮影。史邁 利所代表的是英國文化中的那些美德 - 忠 誠,明智,寬容,同情,而這些品質在官僚 的腐敗政治與情報機關的陰謀傾軋中已經再 無存身之處。失敗,勒卡雷暗示了英國權力 與威望衰落的原因,他只是將史邁利的正直 賢明與政客的隨波逐流,愚蠢無能使鮮明對 比,而且指出,低效而冷酷的情報機構正是 英國政治情報機構的人員只是是一群因循守 舊,迂腐怯懦的官僚,而且把國家利益與特務機關的官僚權力相提並論,有時可以維護 自身階層的權位利祿,甚至濫用公眾的信 任,好大喜功。

正如《鍋匠,裁縫,士兵,間諜》中所刻 畫的那樣,所有人都明白癥結所在,但有人 明哲保身,有人貪戀權位,有人渾渾糟糟, 有人心有不忍,凡是種,造成了抽心一爛的 無解困局。 勒卡雷通過史邁利的一生沉浮控訴情報 機構的罪惡,但他認為這是整個西方社會的 責任,他最終在《史邁利的告別》中藉史邁 利之口發出了這樣的冷嘲諷:

“是,間諜存在的目的並不是啟迪公眾, 而是啟迪政府。政府和其他所有人一樣,相 信自己花錢買間諜工作是永恆的,就算政 府可以沒有間諜,它們也不會願意這麼做。 它們特別喜歡搞這一套。如果有一天世界上 再也沒有還有 - 誰說我們只對敵人搞間諜 活動?所有的歷史都教導我們,今天的盟友 就是明天的敵手。潮流也許可以只要還有流 氓成為領袖,我們就要有間諜。只要這世界 上還有人恃強凌弱,還有騙子和瘋子,我們 就要有間諜。只要國與國之間還相互之間競 爭,政客們還相互欺騙,暴君們還想征服, 消費者還需要資源,無家可歸的人還在尋找 土地,死亡的人還在尋找食物,富裕的人還 想變得更富,你們選擇的職業就完全是有保 障的,我可以向你們保證。”

在勒卡雷看来,真正的“胜利”是通过道德 上的自我救赎来实现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常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包括自己的生 命,甚至更多。在这些作品中,《小鼓女》 也许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勒卡雷准确地刻画 出了恐怖的政治环境,无论是以色列人还是 巴勒斯坦人,他们的声音都是真实的。

勒卡雷放弃了之前史迈利的那种逆流而 上、分析信息最终重构真相的叙述手段,而 是采取了一种具有冲击性的写作手法,借助 女主角查理的视角,让那些惊人的恐怖事件 如鲜艳的霓虹灯一般闪烁于她的双眼中。这 种方法并非是为了刺激感官,而是为了表现 这场无休止的战争所产生的可怕苦难;并教 育盲目的西方以色列崇拜者,让他们了解自 身过激行为的残忍。勒卡雷揭示出了在无止 境的反恐战争中,人们终将面对道德选择。

勒卡雷是一位现实的作家,他对于现实的 细致观察甚至让人联想到福楼拜的精确。人 们可能会不喜欢勒卡雷的政治立场,不喜欢 他宣称“我们才是自己的最大敌人”,但人们 不能忽视他,因为在勒卡雷对人类小题大做 的隐秘动机的认识中,在他对潜在的背叛与 光荣的行动的平衡中,勒卡雷直接说出了间 谍世界的真相。

勒卡雷同时也是浪漫的,他始终坚持自己 的人道主义立场,这种浪漫主义贯穿勒卡雷 的所有小说,如星辰般照耀着他笔下冷酷的 现实,正如他在《史迈利的人马》中写道:“爱 是投向水中的石子,如果石子够多,我们就 会彼此相爱,而掀起的涟漪也会达到足以横 越海洋,征服憎恨与愤世嫉俗。”

4 views
  • Facebook Social Ico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