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林谷芳專訪


對於現在臺灣非常強調多元文化的說法,林谷芳的回應非常犀利且發人深省,他說道:「一個文化首先要守住核心,然後再來強調多元,多元就是不同的觸發,不能強調多元而丟掉核心,那你就什麼都不是,就這麼簡單。」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隨著政治氛圍、經濟局勢、教育內涵、時代腳步等諸種因素的改變,中華傳統文化在臺灣的逐漸衰落迄今歷經了約莫30年時間之久,失去了傳統文化的這片土壤,中華傳統藝術隨之失去了根基所在與勃勃生機,如今更從官方和主流文化舞臺上大幅消失,成為了民間小眾團體所關注的活動。本刊特邀曾為藍綠陣營都撰寫過文化政策白皮書、備受兩岸尊崇的禪者、音樂家、文化評論人,前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目前是臺北書院山長的林谷芳,綜觀中華傳統藝術文化在臺灣的更迭,並回應諸多藝術文化現象,提出洞見,發人深省。

傳統文化在臺更迭的大背景

林谷芳首先簡述傳統文化在臺灣發展的大背景,他指出:在1950~1960年代的時候,臺灣的社會其實並不重視傳統,原因有二,一是因為當時臺灣整個的社會發展尤其是經濟還沒有起來,二是因為遷臺的國府精英傳承著五四「去舊」的傳統,傳統文化在檯面和論述上並不占有多少話語權和正當性,但是傳統書畫、傳統文物仍是國府來臺精英生活裡很重要的一部分,有時候是他們的家當,有時候是他們的生活,有時候是他們相互寄託故國之情的對象,談這圈圈,就好像當年故宮的角色一樣,不是大家都能夠親近的,卻是和現在提起的藝術大家們都有關係。臺灣真正重視「中國」這個文化概念並且全面性成為一個主流是在1970年代。

如果從一個大的文化論述觀之,1950~1960年代中期,臺灣最具主流的文化概念反而是「現代」,例如1959年許常惠從法國帶回來現代音樂,當時各個領域的藝術家們都往這方面追求,所以1960年代有「東方畫會」、「五月畫會」。反而是到了1970年代以後才開始回到中國文化的認同,林谷芳說明道:「這主要來自於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1950、60年代有很多的人出國,到國外都會被問到什麼是中國?會有這個情況是因為當時大陸是鎖國的,唯一看得到中國的就是臺灣,要學中文就要到師範大學國語文中心去學,當時臺灣真的就是一個文化象徵,許多跟我年紀差不多的檯面人物,都是在國外被問了才回歸的,儘管他們多數也都有自己傳統文化的家學背景,但真正回過頭來談這些東西,的確是在國外受到刺激的,這是一種知識精英的回歸。另外一個就是相對於196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中期大陸的文革,相應的,臺灣這裡就有了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現在談這似乎是老冬烘,是政治性的,但對當時的臺灣文化的確產生了一定影響,也就是許多原來較少進入我們眼簾的東西,忽然間變成了教科書裡的內容;而1970年代臺灣經濟也開始起飛了,這又提供了一個外緣的基礎。那時候不僅是中華文化有它的文化位階,還形成一個日常可見、可被討論的東西,這個現象延續到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像書畫器物收藏,不提文化人,在企業家之間也形成一定風潮。」

臺灣的中華文化衰落是從1990年代初開始的,大概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出現臺灣意識對中國意識的對抗,兩者發展態勢上在這時出現了交叉。他說道:「原本在1970年代談中國時,中國是包含臺灣的,中國和臺灣的概念在1980年代中期之前是不衝突的,但之後就逐漸變成一組對抗性的概念,這就使得中國藝術,如書畫創作與收藏又回到少數人的手裡,因為我們的教育不談這些了,愈後來也就愈嚴重。」

面對目前傳統文化環境凋敝、文化底蘊日淺的情況,關於改善的方法,林谷芳指出:「要有一個即刻有效的辦法是困難的,因為即便今天這個局面也不是一天就走到的,時間長達30年之久,包含文化和國家認同的改變也是透過教育的改變而形成的,所以要撥亂反正還是要從教育入手,就像日本動漫般,日本密宗是日本最大的佛教宗派,變身信仰是普遍的信仰,日本動漫把它發揮到極致,才成為全世界唯一的,沒有人比得過它。」

對於現在臺灣非常強調多元文化的說法,林谷芳的回應非常犀利且發人深省,他說道:「一個文化首先要守住核心,然後再來強調多元,多元就是不同的觸發,不能強調多元而丟掉核心,那你就什麼都不是,就這麼簡單。當你去核心的時候,人家就不曉得你是誰,這是臺灣現在最可悲的地方,你本來可以站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上,強調你跟大陸的不同,這裡有詮釋的不同,有重點的不同,但當你把它去掉的時候,你是誰,就會變成在自己認同上都會產生很多不同說法的矛盾,外人也就看不清楚你究竟是誰?」

受思想、意識形態主導與歷史情境的轉變,中華傳統文化在臺灣70年來的發展幾經起伏,但無法否認的是,中華傳統文化是今日臺灣文化的根基與核心,需積極保存不令其流失,期許更多有識之士響應林谷芳所提之改善方法,建設臺灣文化環境,走出屬於臺灣的文化藝術之路。

3 views
  • Facebook Social Icon
bottom of page